關注「電動車公社」
和我們一起重新思考汽車
以下是上周新能源圈的新聞:
新車上市:
零跑C01開啟預售,售價18-27萬;
比亞迪海豹將于5月20日開啟預售;
長安深藍C385或更名為SL03;
奧迪Q4 e-tron將于5月20日開啟預售;
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上市;
歐拉芭蕾貓5月20日開啟預售;
公司動態:
法拉第未來發布2021年財報;
寧德時代布局東南亞電池市場;
大眾品牌全系車型漲價;
蔚來ET7全系漲價1萬元;
極氪001購車權益調整;
吉利汽車收購雷諾韓國34.02%股份;
蔚來全新中高端品牌生產基地落戶合肥,2024年投產;
理想汽車發布Q1財報,營收同比增長167.5%;
國內新聞:
4月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13.3GWh;
4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28.2萬輛;
國際新聞:
特斯拉在美國召回13萬輛汽車;
車企銷量:
高合4月銷量公布,HiPhi X銷量為316輛;
新車上市
1、
零跑C01開啟預售,售價18-27萬
5月10日,零跑C01正式開啟預售,僅需0元即可預定。新車共推出5款配置,預售價格18-27萬元。
據悉,零跑C01這是零跑首款搭載 CTC 電池技術的量產車,動力方面能做到百公里加速達到 3 秒級,綜合續航里程超過 700km。智能駕駛方面,新車將搭載28個感知硬件,使用凌芯01自動駕駛芯片,未來將開放超過22個智能輔助駕駛功能。
外觀部分,新車采用了零跑最新的家族式設計語言,并融入了轎跑化的車身造型,側面有幾分奔馳EQS的感覺。內飾部分,零跑C01配備了由全液晶儀表+大尺寸中控屏幕及副駕駛前方顯示屏組成的三聯屏系統,搭配雙輻式多功能方向盤。
本著“不花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的原則,預售開啟僅僅四小時,零跑C01就拿下了20764個訂單。發布會期間,零跑汽車創始人朱江明也喊出了“零跑汽車為人民造豪車”的口號。作為一款中大型純電轎車,零跑C01 18-27萬的售價確實親民??磥?,全棧自研的策略讓零跑占到了不少性價比的優勢。
2、
比亞迪海豹將于5月20日開啟預售
而另一家自研為主的車企,同樣傳來了新車的消息。近日,有消息稱比亞迪海豹將于 5 月20 日開啟預售,部分配置已經曝光。配置信息中顯示,比亞迪海豹將提供四個版本的車型,具體如下圖:
從此前曝光的消息來看,比亞迪海豹基于比亞迪 e 平臺 3.0打造,提供有 61.44kWh 以及 82.56kWh 兩種容量的電池組可選,CLTC 工況的續航則有 550km、650km 以及700km 三種可選。至于快充解決方案共有兩個版本可選,最高支持150kW的直流快充,根據電池電量的不同,標準續航版和長續航版的30%-80%快充時間都在30分鐘以內。
關于其他配置,海豹將是一款后驅/四驅動力架構的運動車型,采用基于CTB電池車身一體化設計的純電動車專屬安全車身結構,還將配備熱泵、DiLink4.0(5G)、丹拿音響、運動操控等功能。
按照已經曝光的整體配置情況,海豹這個熱傳的22-28萬元價格區間擔得起兩個字——“真香”。從有消息開始,海豹就一直吸引著車主們的關注,而這個價位也有特斯拉Model 3、小鵬P7、比亞迪漢、以及即將上市的零跑C01等重磅車型、你們覺得,比亞迪海豹會不會成為新的爆款車型?
3、
長安深藍C385或更名為SL03
從工信部的申報圖可以看出,長安深藍品牌旗下的首款車型C385將命名為SL03。同時,長安深藍品牌的LOGO也隨之公布——一個很有立體感的三棱錐,官方稱之為能量晶體。
動力方面,長安深藍SL03將同時提供:純電、增程、氫燃料電池三種形式。純電車型的續航里程達700km,最大輸出功率大于190Kw;增程車型最大續航有望達1200km,饋電油耗低于4.5L/百公里;氫燃料電池車型的續航也達700km。
根據規劃,新車將會在第二季度正式上市,最晚在8月份就會交付車輛。隨著長安深藍SL03的信息逐漸露出,各家媒體也開始紛紛猜測起了這款車的定價,目前很多媒體認為售價區間將在15.28 萬~23.98 萬之間。并且,根據定位猜測,長安深藍SL03的直接競爭對手將會是特斯拉Model 3、比亞迪海豹以及小鵬P7。作為一款氫燃料電池汽車,長安深藍SL03和它的競爭對手比相當獨特,對這款車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留意下社長近期的長文,有詳細分析。
4、
奧迪Q4 e-tron將于5月20日開啟預售
一汽-大眾奧迪旗下首款基于MEB平臺打造的純電動SUV,Q4 e-tron將于今年5月20日開啟預售。
新車延續了此前概念車的外觀設計,八邊形格柵內部為封閉設計并以鍍鉻飾條點綴,前大燈造型前衛,如直線一般分列格柵兩側,辨識度極高。內飾方面,新車專為中國市場開發鋁制飾條裝飾的立體分層式儀表臺,首次采用了運動風格雙平底方向盤,搭配了奧迪目前車型中尺寸最大的11.6英寸MMI觸摸屏。
動力方面,新車將推出40 e-tron、50 e-tron quattro兩個版本車型。其中后者采用雙電機四驅,最大功率分別為80kW和150kW,官方公布的綜合最大續航里程為550公里。
據說這款基于純電平臺打造的SUV,搭載了多項中國市場專屬配置,對中國市場相當重視。但從參數來看,似乎并沒有太突出的亮點,奧迪Q4 e-tron優勢可能只剩品牌影響力和動力總成及懸架的調校了。唯一能夠打動車主們的因素應該只剩定價了,畢竟在新能源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下,價格就是最大的殺器。
5、
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上市
5月7日,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正式上市。新車分為進階版和高階版兩個版本,進階版售價39.79萬元,高階版售價42.99萬元。
智能駕駛硬件方面,新車擁有34個感知硬件,搭載400 TOPS算力的MDC810智能駕駛計算平臺,能夠實現華為提供的高階輔助駕駛功能。動力方面,新車搭載雙電機,最大功率473kW,綜合最大扭矩655N·m,0-100km/h加速時間為3.5秒。續航及充電方面,新車配備74.5kWh的三元鋰電池組,NEDC續航里程為500km,支持750V快充技術,充電10分鐘續航里程可增加197km。
上線當天,北汽新能源董事長劉宇、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兩人都出席了活動,足以見得這臺“難產”了很久的新車到底有多受重視。在華為智能座艙+鴻蒙車機OS的加持之下,極狐已經補足了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這兩塊最大的短板。但問題擺在極狐面前:目前還不知道40萬上下的售價,這位搖滾之父一樣,還不知道是否能挽救它于水深火熱之中。
6、
歐拉芭蕾貓5月20日開啟預售
據最新消息,歐拉芭蕾貓將在5月20日開啟預售,并預計在今年6月中旬上市。
去年長城發布了閃電貓、朋克貓和芭蕾貓三款車型,其中芭蕾貓可能是首款量產上市的車型。芭蕾貓采用優雅復古的設計風格,外觀類似甲殼蟲老爺車。5月6日,歐拉在官方公眾號公布了車型的六款配色,分別為定白、天青、米釉、鈞霞、朝暮青白和金風玉露。
從設計風格以及車身配色來看,芭蕾貓的確很懂女性車主的喜好,從車展亮相開始,就有很多人期待芭蕾貓的上市了。但和期待一起出現的,是關于這款車設計“抄襲”大眾甲殼蟲的爭議。關于這一點,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公司動態
7、
法拉第未來發布2021年財報
美國當地時間5月13日,法拉第未來公布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報。財報顯示,法拉第未來2021年全年凈虧損5.17億美元,上年為1.47億美元;全年運營費用為3.54億美元,而上年為6500萬美元。此外,截至 2021 年12 月 31 日,法拉第未來現金余額為 5.05 億美元,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的現金余額為 2.76 億美元。
法拉第未來表示,凈虧損的變動是由于經營費用大幅增加等花費,而運營費用增加主要包括工程、設計和測試(“ED&T”)服務的增加,以推進FF 91的制造;為使用吉利控股一個技術平臺支付了帶分許可權的許可費;專業服務和法律費用的增加等等。而現金減少的部分原因是2021年12月31日以后至2022年3月31日間按計劃償還了9700萬美元票據和應付利息。
面對如此境遇,法拉第未來全球 CEO 畢??等匀槐硎?,有信心在 2022 年第三季度交付 FF 91。就在5月13日當天,法拉第未來宣布漢福德工廠開始運轉,并且該公司已經達成了七個生產制造里程碑中的五個,這表明 FF 在生產制造方面取得了穩步進展。到了這個時候,法拉第未來的賬上居然還有2.76億美元的現金,并且真的在限期之前把財報交了出來。不得不說,賈會計做賬還是有一手。
8、
寧德時代布局東南亞電池市場
5月13日消息,寧德時代與泰國Arun Plus有限公司(Arun Plus)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東盟地區就電池相關業務開展合作。
根據協議,寧德時代將授權ArunPlus使用CTP(高效成組)技術,雙方將在泰國乃至全球范圍內推進CTP技術的落地應用。Arun Plus和寧德時代將向Horizon Plus和其他電動汽車品牌供應電池產品。其中,Arun Plus是泰國國家石油股份有限公司(PTT)的全資子公司;Horizon Plus是Arun Plus和富士康的合資企業,計劃于2024年在泰國生產電動汽車。
泰國曾提出一個目標,在2030年前實現電動汽車在汽車總產量中的占比不少于30%。此次寧德時代與Arun Plus的合作,被認為旨在推動泰國乃至東盟電動汽車產業鏈的發展。
一直被外界擔憂地位不穩的寧德時代,卻一直沒有收縮向世界進軍的步伐,不僅確定要在北美建廠,還布局到了東南亞,從這個角度來講不愧是“寧王”。隨著全世界建廠的步伐逐步推進,寧德時代的產能也會隨之擴充,屆時全球動力電池的格局或許也會出現新局面。
9、
大眾品牌全系車型漲價
上汽大眾旗下大眾品牌全系車型今日正式上調建議零售價,其中新能源車型(含ID.純電系列、PHEV系列),上調幅度為3000元至5000元不等;燃油車型上調幅度為1000元至3000元不等。
據大眾官方的說法,此次漲價是受全球供應鏈緊缺及上游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還是疫情背鍋。但少見的是,這次不僅新能源車型漲價,燃油車也漲價了。此前,3月18日,上汽大眾官方宣布,旗下的2022款ID.系列車型上市,全系車型的價格上調了5400元。這一次算是二次漲價,伴隨著全球疫情的持續,恐怕二次漲價的車企還會持續增多。
10、
蔚來ET7全系漲價1萬元
5月13日,蔚來發布公告,宣布2022年5月23日起,蔚來 ET7 全系上漲1萬元。5月22日(含)前支付 ET7 定金且在 2022 年內提車的用戶,仍可按照本次調整前價格購買。
這是蔚來今年第二次宣布漲價,原因和上一次如出一轍——疫情帶來的原材料價格上漲壓力。蔚來的第一次漲價是在4月10日,官方宣布將對ES8、ES6、EC6各版本車型起售價進行調整。這回的二次漲價,則輪到了ET7車型。ET7和ET5是基于同平臺打造的,如今ET7已經宣布漲價,或許今年下半年交付的ES7和ET5價格也會有所調整。
11、
極氪001購車權益調整
5月13日,極氪官方宣布將于2022年6月1日零時起,取消極氪001兩款WE版車型的部分購車權益。具體取消的兩項免費配置是21英寸輪轂(不含四活塞卡鉗)和7kW智能家充樁(含50米以內電纜及基礎安裝服務),官方價格合計超過1.75萬元。在6月1日零時前通過極氪APP等官方渠道支付定金的用戶,不受此次權益調整影響。
關于權益調整,極氪給出的說法同樣是“受上游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影響”。5月1日起,極氪已經開始了第一輪漲價。此次的權益調整,或許可以看做極氪的二次漲價。隨著5月逐漸有車企宣布二次漲價,還沒二次漲價的車企說不定會借鑒極氪的操作,用調整權益來代替漲價,屆時購車的車主朋友可能會迎來一波權益縮水。不過權益本身也是早期針對第一批用戶放出的福利,促進銷量的同時,也是答謝早期用戶的表現,權益逐步退坡也是遲早的事。
12、
吉利汽車收購雷諾韓國34.02%股份
5月10日,吉利汽車發布公告稱,其子公司與法國雷諾集團的韓國子公司雷諾韓國汽車簽訂了股份認購協議,同意以2640億韓元(約13.76億元)認購雷諾韓國汽車34.02%的股份。交易完成后,雷諾集團仍將保持股東地位,雷諾韓國汽車將繼續由雷諾集團并表。
此前,吉利與雷諾集團已于2022年1月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決定共拓韓國市場,在韓國市場推出高效節能的燃油和智能混動車型,并計劃將上述產品投放海外市場。新車將使用吉利的混動技術,雷諾和雷諾韓國將發揮前瞻技術、造型設計和用戶體驗方面的優勢,生產則交由雷諾三星位于韓國釜山的工廠,預計2024年量產。
此次合作,堪稱是“吉利宇宙”繼持股沃爾沃、奔馳、寶騰等車企之后,增加的一塊新版圖。但此次吉利汽車進軍韓國市場,合作前景也并非是全然明朗的。韓國汽車市場由于歷史因素和市場因素,銷量最高的四家車企全部為韓國公司,雷諾的競爭力并不強大,二者合作依舊沒有“韓國基因”,也未必就能在韓國市場上一舉實現突破。社長猜測,吉利此舉更多的可能還是在為出海歐洲、美國試水。
13、
蔚來全新中高端品牌生產基地落戶合肥,2024年投產
5月10日,合肥市經開區與蔚來簽署合作協議。根據協議,NeoPark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區整車二期和關鍵核心零部件配套項目,將導入蔚來集團旗下全新中高端品牌智能電動汽車產品等,項目占地1860畝計劃,預計2024年建成投產。
據透露,這個“全新中高端品牌”,目標競爭對手為特斯拉、大眾。目前,新品牌核心團隊搭建完成,首批產品已經進入關鍵研發階段。
“蔚來不做單電機”、“蔚來不會降價到30萬”,但不代表這個“全新中高端品牌”不會。蔚來也推出新品牌下場攪局,或許預示著新能源下半場戰爭的開始。
14、
理想汽車發布Q1財報,營收同比增長167.5%
理想汽車公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理想汽車本季度營收95.6億元,同比增長 167.5%;第一季度的毛利為人民幣 21.6 億元,毛利率達 22.6%;截至第一季度末,公司現金儲備達511.9億元。
產品方面,理想今年一季度共交付31,716輛理想ONE,并計劃將于第三季度交付第二款車型,SUV理想L9。
在只有一款產品的情況下,理想在今年一季度均獲得了月均銷過萬的成績。這讓理想的財報數據非常好看,也成了“蔚小理”中走得最穩的一個。而理想的新車L9也即將在第三季度交付,或許今年理想會成為最先實現全年盈利的新勢力。
15、
長沙市調查比亞迪雨花工廠氣體排放問題
進入5月份以來,在比亞迪長沙雨花區工廠周圍的居民在網絡發聲稱:小區附近的比亞迪工廠排放廢氣,味道刺鼻。自今年4月以來,小區內上百名孩子出現流鼻血癥狀,成年人也相繼出現惡心嘔吐、咳嗽不止等情況。5月6日晚間,居民們聚集在工廠2號門前抗議,要求比亞迪解決問題。
比亞迪也在官方微博進行了回應,雙方各執一詞。
目前,事件又有了新的進展。據人民日報客戶端湖南頻道報道,5月8日,針對群眾反映比亞迪雨花區工廠氣體排放相關情況,長沙市委、市政府已成立調查組,組織政府職能部門、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相關專家,進駐比亞迪雨花區工廠展開調查。
在沒有確鑿證據之前,社長決定只當一名吃瓜群眾,相信時間會給我們一個答案。
16、
“溫州特斯拉失控車主”致歉,承認捏造特斯拉失靈相關內容
但相比之下,下面這個瓜的信息量卻非常巨大。
近日,一位名為“手機用戶3042983165”的微博用戶發布了一封致歉信,稱自己是此前的“溫州特斯拉失控車主”,承認自己捏造了“特斯拉失靈”相關內容,并向特斯拉致歉。全文如下:
這封道歉信如果說的都是真的,那么證明了以下幾點:
1、的確有人借“特斯拉失靈”事件渾水摸魚,拿特斯拉當背鍋俠;
2、特斯拉已經起訴這些“侮辱、詆毀”特斯拉的車主,并勝訴;
3、“上海車主封先生”曾經借助法律渠道,幫助過這位維權車主;
4、“河南車主張女士”和“天津車主韓先生”也有聯系過這位車主,還邀約一起寫聯名書集體訴訟;
你們覺得,這份車主維權與反維權、特斯拉維權與反維權的“斗爭”,還會繼續多久?特斯拉到底是真失靈還是假失靈?
國內新聞
17、
4月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13.3GWh
5月11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聯盟發布了最新數據。數據顯示,4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總量為13.3GWh,同比增長58.1%,環比下降38.0%。
電池廠商方面,4月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前五名分別為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國軒高科和欣旺達。其中,寧德時代位列第一,單月裝車量5.08GWh,占比38.28%;比亞迪的動力電池裝車量4.27GWh,占比32.18%。
在整個動力電池領域,寧德時代和比亞迪二者的市場占比之和已超過70%,第三名中創新航占比只有6.79%,與前兩名相比,占比呈現斷崖式下降。但在磷酸鐵鋰電池榜單中,比亞迪裝車量達4.19 GWh,首次反超寧德時代,位列第一。
從裝車量來看,國內動力電池市場的頭部效應愈發明顯。但鑒于寧德時代的市值已經跌破了9000億,寧德時代市占率第一的位置坐的恐怕也不是那么穩。這背后是寧德時代為了擴充產能、未能和特斯拉一樣將上游供應價格的壓力傳遞到下游,財報也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擴大,未來動力電池格局很有可能會出現一超多強的局面。
18、
4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28.2萬輛
根據乘聯會《2022年4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中發布的數據,4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28.2萬輛,同比增長78.4%,環比下降36.5%;4月份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28.0萬輛,同比增長50.1%,環比下降38.5%。
滲透率方面,4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27.1%,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54.4%,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5.5%,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3.7%。
具體到車企,4月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共有4家:比亞迪105,475輛、上汽通用五菱30,020輛、奇瑞汽車15,568輛,廣汽埃安10,212輛。此外,4月特斯拉中國生產10,757輛,批發1,512輛;小鵬、理想、哪吒、零跑、蔚來等新勢力車企銷量均未能過萬。
4月新能源車企銷量表現不佳,最主要的原因還得要數疫情。上海作為中國汽車產業的樞紐,在上海的汽車行業相關企業無法復工復產,影響到了全國的汽車生產節奏。進入5月,上海疫情尚未結束,特斯拉上海工廠又被傳出再次停產的消息,5月的汽車生產情況,恐怕依然舊不容樂觀。相信未來的幾年,全棧自研、自主生產會成為自主品牌下一個努力的方向。
國際新聞
19、
特斯拉在美國召回13萬輛汽車
5月10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表示,特斯拉正在美國召回約13萬輛汽車,原因是過熱問題可能導致車輛的中央觸屏顯示故障。NHTSA透露,特斯拉車輛信息娛樂系統的CPU過熱可能會導致中央屏幕無法顯示后視鏡圖像、警示燈和其他信息。
此次涉及召回的車輛共有129960輛,包括2021年和2022年款Model S和X,以及2022年款的Model 3和Y。據NHTSA稱,特斯拉將通過無線軟件更新來解決該問題。
這是特斯拉今年發布的第11次召回。召回的另一邊,是交付難題。馬斯克表示,由于交付時間太長,特斯拉美國可能會暫停接受一些受歡迎的電動車型的訂單。一邊召回、一邊供不應求,看來特斯拉的魅力還是一如既往啊。
車企銷量
20、
高合4月銷量公布,HiPhi X銷量為316輛
高合HiPhi X 4月銷量為316輛,累計交付近6000臺。
同為大幾十萬的售價,比起4年賣不到200臺的純電跑車前途K50,高合的銷售成績其實還不錯。不過,就在最近,高合汽車被爆出“行車記錄儀疑似泄露隱私”,官方則回應稱,無任何存儲,出廠時默認關閉,不存在泄露用戶隱私。對于此,電動大喇叭有話要說,還沒看過的小伙伴戳這里:這個品牌的車內暗藏「偷看模式」?你的車在哪全被看光!
文章轉發自電動車公社,版權歸其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和任何投資暗示。